柑橘  

柑橘蘊含豐富養生功效,可說是「全身是藥」。

研究發現,柑橘的橙色外皮能讓人有溫暖、如同被大自然包圍的安適感;清新香氣則能抗焦慮、紓緩緊張壓力,香港研究甚至發現,調合薑及柑橘精油按摩,有助減輕令老年人疼痛不已的關節痙攣。

柑橘的微酸口感,來自大量檸檬酸及蘋果酸,可以提高熱量代謝、快速消除身體疲勞,日本媽媽常在大雪紛飛的冬季親手採摘院子裡的金橘泡酒,為辛勞的上班族先生及兒女打打氣。

在中、西醫師及營養專家眼中,柑橘能幫助消化、降血壓、保護心臟兼解除焦慮,是名副其實的「開心果」。

柑橘的維生素C並非所有水果中含量最高的,但它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如多酚類和類黃酮素,兩相加乘下,抗發炎及抗氧化的效果加倍,不但防癌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,因此美國營養學界大聲疾呼,「吃一顆柑橘比吞維他命C,效果更好。」

研究發現,柑橘所含的類黃酮素能增強血管功能並對抗發炎反應,如果每天吃點柑橘類水果,就能減少中風機率。類黃酮素還有保護神經作用,哈佛大學研究發現,多吃柑橘能減緩巴金森症發生。 柑橘類的多酚類含量也很高,「尤其果皮,」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,多酚是強力抗氧化物,可以清除對身體不好的自由基,建議選擇無毒或有機栽培的柑橘,連皮吃效果最好。

中醫認為柑橘性味偏涼,吃多了反而容易傷害脾胃系統,提醒以下狀況吃柑橘要小心:

●風寒型感冒(痰很清、怕冷、吹到風容易咳嗽)不要吃柑橘,因柑橘較寒,愈吃咳得愈厲害,楊仁鄰提醒。 
●體質偏寒、腸胃功能弱、久病脾胃功能差的人要少吃,因為柑橘涼冷,吃太多會讓寒氣堆積在關節,引起腰膝痠軟疼痛。 
●柑橘不要跟白蘿蔔一起吃,兩種寒性食物加總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,引發甲狀腺腫,楊素卿說。 
●吃柑橘前後一小時不要喝牛奶,蛋白質與維生素C會凝結成塊,易造成胃脹氣。

◎文章引用自康健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柑橘 橘子 維它命C C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 Kuan 的頭像
    A Kuan

    健康飲食新生活

    A 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