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體脂計  

體脂計的功能愈來愈多,從體脂率、內臟脂肪、肌肉量、基礎代謝率到身體年齡,到底該掌握哪些數字?如何面對殘酷的健康真相?

數十年來,體重計的外型沒太大改變,功能卻千變萬化。除了體重、體脂外,不同款型還有肌肉、水分、內臟脂肪、基礎代謝率,甚至身體年齡等功能。為掌握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曲線,每個家庭至少應備有一台體脂計。

掌握身體指數,解析健康密碼
你家體重計有測量體脂率的功能嗎?是單一還是多功能款?或是你家根本沒有體重計?關於健康,你能從這些儀器中了解多少?先來看看這些數字。

◎必要的數據:
體脂肪率:身體中脂肪組織所佔之比率,30歲以上男性體脂率超過25%、女性超過30%為肥胖。
內臟脂肪:內臟周圍的脂肪指數,過多內臟脂肪容易造成慢性疾病。
肌肉率(骨骼筋率):身體中肌肉組織所佔的比率,運動可維持或增加肌肉量。
基礎代謝率:在沒有任何活動量下,維持身體運作所需的最低熱量,主要決定於性別、年齡、體重和肌肉量;假使年齡增長或肌肉減少,基礎代謝率都會下降。

◎非必要的數據:
骨骼量:全身的骨骼重量,正常狀態下不會有明顯變化,除非隨著年齡增長或特殊原因導致骨骼量減少,但不能做為骨質疏鬆的判斷依據。
體水分率:身體所含的水分比率,如果使用不恰當的方式減重,容易減掉水分而非脂肪。
身體年齡:依據常模資料庫,比對和自己有相同體脂率、肌肉量、基礎代謝率等數值的人的年齡,非醫學專業數值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 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